第1章
我給孫子兩千壓歲錢,給外孫女一人一千。
女兒說我偏心,看不起她的孩子。
我和女兒解釋:「你哥家隻有一個孩子,你家兩個,你們每家兩千,都是一樣的。」
她卻大吵大鬧,「那怎麼一樣,你住我家的,吃我家的,平時我給你的可比哥嫂多。」
為了平息女兒的怒火,我給她的孩子重新包了一人兩千。
臨近開學,女兒給我發消息,讓我在老家多種點菜。
她說:「媽,你不用來了,孩子們長大了,上學接送有他們爺爺奶奶就夠了。」
1
女兒知道我給孫子包了兩千的壓歲錢後,拿著我給外孫女的紅包來質問我。
那時我正在廚房炒菜,她進來就把兩個紅包甩在我面前。
一臉怒氣道:「媽,你什麼意思?為什麼給我哥的孩子兩千壓歲錢,我家的才一千?」
我讓她去外面等一會,等我煮好飯再說。
女兒不依,守在旁邊要我給她一個解釋。
並開始抱怨,從小到大我都對她哥哥更好,現在竟然連她的女兒也被不公平對待。
我默默地聽著,專心炒好手上的菜,裝盤,關火。
然後和她解釋:「你家有兩個孩子,你哥家隻有一個,你們兩家都是兩千,一樣的。」
她瞪大眼睛,眼裡滿是驚訝,說:「那怎麼能一樣?你住在我家,吃我的用我的,我們給你的可比哥嫂多多了。」
「就應該每個孩子都給兩千才公平!」
無論我怎麼解釋,她都堅持認為我偏心,說我看不起她的孩子。
她這一通嚷嚷,家裡人都跑了過來。
兒子聽了事情的原委,轉身走開了。
幾分鍾後,他拿著兩個紅包回來,塞給女兒的兩個孩子,摸摸她們的頭,讓她們出去玩。
隨後拉著女兒走到一邊,小聲勸道:「琳琳,我給孩子們包回去了,就這樣吧,大過年的,不要搞得媽不開心。」
女兒更加生氣,憤怒地甩開他的手,大喊:「合著還是我的錯唄?媽不做這種事,我會說她嗎?」
女兒甩袖離開,轉身叫上女婿和外孫女,立馬就要回家去。
我趕緊過去攔她,低頭認錯,「這件事是我想得不夠周到,我會彌補。今天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好歹吃完飯再走。」
大家連哄帶拉,她才回到餐桌旁坐下。
我立馬回房間,找出兩個紅包袋,每個放了兩千塊錢。
再把紅包給兩個外孫女,她們開心地收下,獻寶似的交給女兒,「媽媽,外婆給的大紅包,都給你保管。」
孩子的笑聲打破了僵局,女兒打開紅包粗略一看,不再板著個臉,氣氛終於放松下來。
2
臨近開學,我買好車票,準備回省城女兒家。
女兒女婿平時工作忙,兩個外孫女從小都是我在照顧。
女兒生的是雙胞胎,整個孕期吃不下睡不好,特別辛苦。
女婿要上班,她公公婆婆在老家搞養殖說走不開,我心疼她一個人,便去照顧她直到生產。
後來孩子出生,親家兩口子也隻是來看了一眼,就急匆匆地回老家了。
帶雙胞胎真的很累,女兒一個人搞不定,我隻好留下來,照顧大的又照顧小的。
直到去年冬天兩個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我才更輕松一些。
我把高鐵車次發給女兒,想問問她有沒有時間來接我。
結果女兒回復:「媽,你不用來了,沐康他爸媽會來幫我們帶孩子。」
「孩子們長大了,上學接送有她們爺爺奶奶就行了,不用那麼多人照顧。」
「你在老家記得多種點菜啊,我喜歡吃香菜,沐康要吃西蘭花減肥。」
我反復把信息看了好幾遍,慢慢領悟了女兒的意思,這是不需要我了。
我忽略心底的那一絲失落,給她打了個電話,卻提示正在通話中。
我知道是她掛了電話不接。
等了一會,她才發信息過來,「媽,我在外面忙,回去再跟你說。」
一直到晚上,我都沒有再收到女兒的任何消息。
睡前習慣性地點開朋友圈,刷到女兒的視頻。
點進去看,視頻裡兩個外孫女正在給她們的爺爺奶奶捏肩捶背。
文案是「爸媽帶了一天娃辛苦了,謝謝你們。」
我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我幫他們帶了三年孩子,從沒聽她說過一句謝謝。
3
想了很久,我還是決定去一趟省城。
今天是女兒的三十歲生日,我可以去陪她過個生日,然後看看孩子。
下了高鐵,我直接去了小區附近的蛋糕店,女兒喜歡吃這家店的蛋糕。
選好蛋糕款式後,店員卻說我的會員賬號餘額不足。
一番查驗之後,發現最近的消費是在上午,訂蛋糕扣了三百多的餘額。
我猜測是女兒訂了蛋糕,打了幾個電話女兒才接,快速說了一句「媽,我在忙,沒什麼事掛了。」
我一個字都沒來得及說,隻好給她發信息。
「琳琳,今天是你生日,媽給你買個蛋糕一起過生日吧?」
不一會兒,女兒發了語音消息過來,語氣有些著急:「你別過來了,來來回回多麻煩。我今天要上班,沒時間過生日。」
我轉身出了蛋糕店,慢慢往小區走。
到了女兒家,他們都不在,家裡靜悄悄的。
我覺得有點累,想去房間休息一下。
打開門,卻看到自己住了三年多的房間大變樣,一點我生活過的痕跡都沒了。
多了一個新電視,床也換了新的,牆上貼了新牆紙,書桌變成了老式帶鎖的大櫃子。
我在家裡轉了一圈,最後在雜物間裡找到了我用過的家具,我留在這裡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我的東西被隨意堆在地上,像丟垃圾一樣。
我默默收拾著,找了物流公司來把家具拉回老家。家具都還很好,當初置辦這些花了我不少錢,扔了太可惜。
剩下的物品,需要用行李箱來裝。
我臨時買了個大行李箱,把所有的東西收拾打包好,抬頭才發現屋子裡有點暗。
天快黑了,我給自己煮了碗雞蛋面。
吃完晚飯下樓散步,回來看八點檔的狗血劇。
平時覺得精彩的劇情,此時卻沒心思去看。
我打開微信,給兒子發消息:「今天是你妹妹生日,你記得嗎?」
兒子很快回復:「記得,我給她寄了禮物。」
「媽,你還沒去妹妹家嗎?我看她發了過生日的視頻,裡面沒看見你。」
我打開女兒的朋友圈,沒看到新動態,家庭群裡也沒有。
我說我在老家還有事沒忙完,讓兒子把女兒的視頻發給我看。
兒子一連發來幾個視頻,女兒和老公孩子公公婆婆在外面玩了一整天,晚上一家人開開心心地過生日。
可是她告訴我的是,她今天要上班。
4
牆上的掛鍾指向九點半,女兒和外孫女還沒有回來。
平時我帶外孫女出去,女兒都要求八點就要回家,稍微晚一點就會生氣。
她很寶貝兩個孩子,卻很少帶她們,隻是對我要求嚴格。
遲遲等不到人,我準備離開,這時門口響起一陣嬉笑聲。
門打開,笑聲戛然而止。
幾個大人臉上的表情僵住,外孫女看到我開心地尖叫,跳起來喊「外婆!外婆!」
女兒把我拉到廚房,問:「你怎麼一聲不吭就來了?我不是說了讓你在老家呆著嗎?」
我不太高興,回她「去哪裡是我的自由,我想兩個孩子了,不能來看她們?」
女兒訕訕地笑,「我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這裡住不下了,你看沐康他爸媽也在。」
我不欲多說,轉身去陪孩子們玩,親家母湊過來和我聊天。
把兩個孩子哄睡後,我去找女兒道別。
意外聽到女婿楊沐康說:「你媽跟我們一起住了三年多,享了三年的福,也該讓我爸媽來享享福了。」
「她又不隻你一個孩子,不能隻讓你養,你哥也有責任養她。」
「反正我爸媽已經住下了,我不可能趕他們走,你看是讓你媽回老家,還是去你哥那?」
女兒低聲道:「你說的有道理,這幾年我媽就帶帶孩子,其他什麼都不做,都發福了。」
「今晚我先帶她去住酒店,明天送她坐車回老家,她喜歡在老家種菜。」
像是在寒冷的冬天被人兜頭潑了一盆冷水,冰涼刺骨。
更令人心寒的是,那個潑冷水的人,是我疼了三十年的女兒。
我拉著行李箱,默默離開了那個家。
到了酒店洗漱好躺下,手機顯示有一個未接來電,備注是寶貝女兒。
女兒發了幾條微信語音,劈頭蓋臉一頓輸出。
罵我不該大晚上的亂跑,一個人跑出去,害他們擔心。
讓我趕緊回去,她明天還要上班,沒那麼多時間去找我。
我沒回她,最後一條,她似乎真的生氣了。
她說:「我要睡覺了,你愛去哪去哪,以後再這樣耍性子,我不會管你。」
我關掉手機,重重地呼出一口氣。
不管就不管吧,正好,我也不想管她了。
5
我回了老家,開始了退休後真正的養老生活。
小縣城的生活節奏雖慢,但一點都不無聊。
每天窩在家裡鼓搗花花草草,練練字,看看綜藝節目。
一個人雖然冷清了點,但勝在自在。
後來老朋友們知道我回來了,便約我出去喝茶、聚會。
大家一起聊聊過往,談談現狀,調侃對方幾句,一起哈哈大笑,好像又回到了年輕時候。
我還跟著她們報了個舞蹈班,像年輕人一樣學習跳街舞。
早上和好友們一起晨練,晚上一起跳廣場舞。
每天早睡早起,不用熬夜帶娃,不用為孩子生病而著急。
還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許久不更新的朋友圈,也有了新素材。
新學了一支舞,記錄一下。
去海邊玩了幾天,記錄一下。
養的綠植長得很好,記錄一下。
我發的每條朋友圈,兒子都會給我點贊,女兒也會偶爾點一點。
就這樣過了兩個月,孫子生日這天,我去兒子家看他們。
晚上,女兒突然打來視頻電話。
一張口就是「媽,你怎麼給侄子買那麼貴的禮物?小孩子的玩具幾天就壞了,買那麼貴的浪費錢。」
我給孫子買了套樂高,是他念了很久的賽車,把他高興壞了。
我雖然不耐,但還是溫聲道:「外孫女過生日的時候,我也會給她們買禮物。」
女兒臉上露出笑容,說:「那可說好了,你也要給她們買樂高,還要買價格差不多的,不能像過年時一樣,偏心孫子。」
6
一股無名火氣竄上腦門,我突然不想忍了。
憋了很久的話一股腦倒了出來。
「過年我少你那一千塊錢你就記到現在,平時我貼補你家多少錢你就看不見?」
「我照顧你懷孕,給你帶了三年孩子,家裡的所有開銷都是我出的,兩個孩子的奶粉尿褲衣服玩具,都是按照你的要求買好的,這些都不用錢嗎?」
「你說我吃你的住你的,你是覺得一個月給我兩千塊錢很多,可以養活你們一大家子?」
女兒撇撇嘴,理直氣壯道:「那不是應該的?你就我一個女兒,不貼補我貼補誰?」
人在無語的時候真的會想笑,但我笑不出來。
「你說我偏心,那你呢?年前你給我一千塊錢過年,說你們要養孩子壓力大,然後轉身給了你公公婆婆一萬,你怎麼說?」
女兒脫口而出:「你怎麼知道……」
我怎麼知道的,是她婆婆親口告訴我的,誇她是個孝順媳婦。
我不想再說話,女兒見我準備掛電話,趕緊解釋「那不一樣,你有退休金,他們沒有。沐康說他爸媽在老家辛苦了一年,要多給點錢他們過年,我也不好拒絕。」
「難道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不辛苦嗎?」
「我們不是請了阿姨幫你,阿姨的工資都是我們出的。」
我徹底被氣笑了。
養了三十年的女兒,仿佛第一次認識她。
我像看陌生人一樣看著她,努力咽下嘴裡的苦澀,「魏琳琳,你也覺得這三年我是去你家享福的?」
女兒的聲音越來越弱,但還是沒有停下,「是吧,帶孩子也不累啊……」
7
女兒懷孕時,孕期反應很大,人也越來越消瘦。
我看著著急,每天在網上學習新菜式,變著花樣做飯給她吃。
後來孩子出生,為了讓她好好恢復身體,我給她找了個月子中心坐月子。
產假結束她就回了工作崗位,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每天焦頭爛額,哄完這個哄那個。
給自己煮碗面的時間都沒有,隻能等女兒下班買回來,囫囵塞進嘴裡。
便讓女兒找了個阿姨,負責做飯和打掃衛生,但兩個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是我親力親為。
那段時間,我做夢都是孩子的哭聲。
女兒女婿上班說忙,下班喊累,休息日也幾乎不陪孩子。
他們嫌孩子麻煩又愛哭,兩口子自己出去玩,從不帶孩子去。
嬰兒體質弱,時不時就感冒發燒,常常一個傳染兩個,都是我帶去看病買藥。
實在忙不過來時,讓女兒或女婿陪著去一次醫院,等的時間久了點,就會甩臉子,怪我沒帶好孩子。
仿佛那不是他們的孩子,而是我的孩子。
孩子快三歲時,考慮到上學後我有了更多時間,就沒有再請阿姨做飯。
除了時間精力,這三年,我每個月的退休金幾乎都貼補進了女兒家。
真按照她的說法,我的錢應該還有一半貼補給兒子。
深夜,我翻來覆去睡不著。
我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忽略了某些細節,導致她的性格出現了偏差。
女兒是遺腹子,還沒出生就沒了爸爸。
我覺得虧欠她,從小把她嬌養長大,告訴兒子要讓著妹妹、保護妹妹,一家人都寵著她。
我越想越氣,實在氣不過,爬起來給女兒發了條消息。
「你已經三十歲了,不是十三歲,我已經盡到了撫養你的義務。你的老公不歸我管,你的孩子也不是我的責任,我沒有義務和責任養你們一家人。」
8
發完信息,我倒頭就睡。
早上手機叮咚叮咚響個不停,女兒追問我是不是真的不理她了,說我變了,和親女兒算得這麼清楚,為了一點小事就生這麼大的氣。
起床拉開窗簾,陽光瞬間灑進來,燦爛得好像能驅散所有陰霾,溫暖人心底的寒。
我給一家人煮了早餐。
兒媳見了,有點不好意思,「媽,你怎麼不多睡會,還煮了這麼豐盛的早餐,累不累?」
我笑了笑,「年紀大了覺少,不累的。」
孫子正是活潑可愛的年紀,聽著他嘰嘰喳喳地講學校的趣事,我的心裡感慨萬千。
兒媳懷孕時,我還沒退休,距離又遠顧不上她,隻能給她寄點補品。
大孫子出生後,我問過她的想法,她說讓她娘家媽來照顧月子。
我尊重她的想法,也怕住在一起會不習慣,就給了她一筆錢,讓她好好休養。
一轉眼,孫子都上小學了,我幾乎沒怎麼操過心,隻偶爾來看看他,小住幾天。
後來女兒生了孩子,就更沒時間來看他了。
我悄悄問兒子:「你會不會怪媽沒給你們帶孩子?這麼多年,我都沒怎麼幫襯你們。」
兒子拍拍我的手,認真道:「媽,你別這樣想,你把我拉扯長大就很不容易了。你想做什麼,想怎麼生活都可以,我都支持你。」
9
朋友李姐決定去自駕遊,邀請我一起。
我第一反應是拒絕,我們這個年紀,快六十的人了,怎麼行?
李姐卻說:「虹英,再不出去看看世界,以後就走不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