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她拉著不言不語磕頭,燒紙錢,全程一言不發。
這樣的她,好像丟了什麼東西,看得我害怕。
我娘在一邊嘆氣。
她們去的晚了,那人不肯接客,被活生生打S。
青樓裡的老鸨也不給安葬,把屍身丟在了城外亂葬崗,我娘和沈姨在亂葬崗扒拉了很久才把屍體找回來。
我抱著娘的胳膊,貼在她身上,想著,要是那天沈姨沒出現,我跟娘是不是也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我們連個親人都沒有,S後也沒人會安葬我們,我們的屍體最後會被野獸啃食幹淨,隻剩下骨頭渣。
10
因為這件事,沈姨又病了一場。
不言不語守著她,比以前更乖巧了。
我娘一邊繡花,一邊嘆氣,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但是過了三天,她就又活蹦亂跳起來。
她吃了娘做的紅糖姜水蛋,發了汗,喊著豪言壯語。
「秦錦心,我們賺錢去吧。」
我娘看她臉色紅的不太正常,也沒反駁,「行,還是挖藥材嗎?」
沈姨擺擺手,「不,我們種藥材,山上的地很好,我們就在那兒種,一定能發財。」
我娘隻能繼續打擊她。
「那是村裡的地,買下來也要不少錢,買了地哪兒還有錢買種子和其他的東西?」
沈姨說先走一步看一步。
第二天,她就去找了村長。
村長果然說了,那是村裡的地。
「山上的地都是一片一片的賣,少了不賣,而且雖然是山地,但也不便宜。」
畢竟那是山地,跟平常的地不一樣,不好一點一點的賣。
還以為沈姨會就此心灰意冷,但她依然高高興興背著筐子上山去。
出去的時候,村民問她幹嘛去,她都一改常態,大方的說,還跟人家說賣了大概多少錢。
村民們聽得興奮不已,問能不能跟她一塊去,讓她教一教大家辨認藥材。
畢竟他們都不認識藥材,就算想賺這個錢,也沒這個本事。
我聽得有點著急,這可是沈姨想出來賺錢的營生,哪有白白教給別人的?
但沈姨大手一揮,「行啊,一塊吧。」
我帶著不言不語上山撿柴火,就看著沈姨熱心地教導村民們,什麼藥材能用,什麼藥材該什麼季節採摘。
她說的很詳細,誰來問,她都耐心回答。
村民們跟著她採摘了很多藥材,回去後晾曬,後來結伴進城,果然賣了很多銀錢。
大家都高興地很,有空就上山,對著我娘和沈姨也更熱心。
大丫一家也跟著賣了錢,大丫來找我玩的時候,還說沈姨真厲害。
我哥覺得沈姨真奇怪。
「這賺錢的營生教給別人,賣藥材的多,藥材價格都下來了。」
沈姨跟他笑,「這才多少啊,這麼多藥材咱們本來也採不完,與其留在那裡爛掉,還不如讓鄉親們都賺點錢。」
「而且那山頭是全村的,要是隻有我們賺錢,村民們見了難免眼紅,說不定會出什麼幺蛾子。」
「之前不教他們,是因為當時急需用錢,沒那個時間,也沒精力。」
聽了這話,我哥也不說什麼了。
而沈姨又說,「帶著村民們採藥材,這隻是第一步,畢竟山上的藥材確實有限,咱們不能光靠天生地養來賺錢。」
她笑的神秘兮兮,還在紙上列了個單子。
11
很快,山上就很難挖到藥材了,有的村民上山挖藥材還受了傷。
有的人歇下心思,也有人往更遠處去挖。
而沈姨就是這時候找上了村長。
「村長,與其讓大家去挖藥材,不如咱們把山地利用起來,全村一起去種藥材。」
「反正山地空著也是空著,不如按照人頭分給村民,每人分一塊地,我來教大家種藥材,帶著全村賺錢。」
她還列舉了山上可以種植哪些藥材,這些藥材現在的市價多少,一畝山地一年能賺回來多少錢。
村長聽她說的頭頭是道,有些動容。
畢竟山頭空著確實是浪費,平時也就是撿撿柴火,挖一些野菜,要是能利用起來,村裡人的日子也能過的更好。
隻是……
「真能賺錢嗎?」
沈姨笑的肯定,「絕對能。」
其實她心裡也沒底,她隻是打算先把村長忽悠了,再去忽悠村民。
晚上吃飯她跟我們說實話,氣的我娘在她背上拍了一下。
「沈懷玉,你怎麼這麼大膽子,萬一不賺錢,全村人都恨S我們了。」
沈姨笑道,「怕什麼,富貴險中求嘛,想賺錢就肯定得付出點什麼,做什麼都有風險的。」
我娘又狠狠瞪她一眼,嘆了口氣。
牛都吹出去了,騎虎難下,也隻能繼續忽悠。
這麼大的事兒,村長不敢自己做決定,叫了全部村民開會。
「事兒就是這麼個事兒,大家舉手,看看願不願意分了山地種藥材。」
表決的結果自然是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
但是同意的人還是多。
反正那山頭空著也是空著,他們本來也都是種莊稼的,折騰著種點什麼,還有希望,總比什麼都不做的好。
而且,這段時間,沈姨帶著大家挖藥材,教了他們很多。
她侃侃而談的自信樣子,讓村民們覺得,跟著她,鐵定能賺錢。
我們也是這才明白,為什麼她對村民們這麼熱情,原來是為了種藥材,就拉著全村的人下海。
沈姨還跟我們得意地笑,「這叫上兵伐謀,早跟你們說,我熟讀兵法。」
我大哥很好奇,「兵法還能用在平時?」
「當然,行軍打仗跟做人做事是一樣的,都有共通的地方,任何學問都是,學會了,在各種事情上都能用得到。」
沈姨侃侃而談,一直對讀書不怎麼感興趣的大哥,也開始深思,之後還把以前的書都拿出來,重新讀了讀。
而村長,很快就帶著大家開始分山地,種藥材。
12
沈姨在村子裡很活躍,跟著去分地,跟村民們說,要怎麼種藥材,這些地要怎麼整理。
「咱們先種一些一年生的,第一年先賺了錢,再想辦法種一些多年生的,多年生的更值錢。」
大家都聽她的,按照她說的做,在山上挖了藥材換錢,再去買種子,或者是直接在山上採集種子回來。
開春的時候,家家戶戶忙完春耕,就忙山頭上的地。
我家也分了地,沈姨跟不言不語落戶在我家,也分到了山地。
分地的時候是按照人頭分的,沈姨提議男人女人都能分,不能隻按照人頭分給男人。
大部分村民們都同意,因為很多人家裡女人多,要是不分給女人,他們就虧大了。
因為這,女娃子在家裡的待遇也好多了。
畢竟這也是個人頭,能分到地的。
我們家也是女人多,要是不分給女人,能分到的就太少了。
隻是我們跟大家一樣,都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
說到底,這山頭還是村子裡的,村民們齊心協力才能賺到錢。
沈姨除了帶著村民種藥材,還會繼續在山上採藥,有一回還真讓她採到了人參。
她拿著人參美滋滋圍著我娘轉,「看見沒,看見沒,我就說能挖到。」
我娘氣的差點拿了鏟子砸她的頭,「一邊去,別在這兒裹亂。」
沈姨笑嘻嘻拿著人參跑了,琢磨了很久,還是想把人參拿去賣錢。
她知道我娘想買地,想很久了。
結果那人參當晚就被我娘切成片,燉在雞裡了。
沈姨痛心疾首了一會兒,就美滋滋喝雞湯,還讓我們多吃肉。
家裡銀錢多了些,吃的好點,她和不言不語的臉色也終於好多了。
不言不語跟村子裡的孩子們混熟了,終於不再是板著小臉,笑容也多了些。
有時候還會跟人打架,滾的全身都是泥回來。
我這個當姐姐的終於能威風一把,板著臉叫他們把衣服脫了,還叫他們在牆根下罰站。
他們也不再像以前那麼疏遠,跟我笑嘻嘻的,甜甜地叫我姐姐。
你還真別說,他倆長的好看,叫起姐姐來,也好聽的很。
沈姨有了時間,就開始每天早晚帶著我們四個習武。
「習武可以強身健體,保護自身和家人,你們四個都不能懈怠,阿軒你年齡大了,開始的太晚,但更要努力才是。」
大哥現在對沈姨很信服,她說什麼,他就認真去做。
有時間,她就教我們讀書。
「不考功名也要多讀書,多明白些道理,總是好的。」
沈不言是學的最快最好的,他幾乎過目不忘,學習進度遠遠把我們三個榆木腦袋落在後面。
我娘看著沈不言沉思。
有一天,還是跟沈姨商量,送沈不言去學堂。
「就算不能考功名,也不能耽誤了他,萬一以後平反了呢。」
沈姨沉默了兩天,抱著我娘哭了一場。
「我也想有那一天,可我不敢想啊,我沈家一百多口人,幾乎都S了。我沈氏一門忠義,卻被人指著鼻子罵叛國,被百姓堵在街上罵,我們真的還有平反那一天嗎?」
「就算平反了,我爹娘,我大哥二哥他們都看不到了,他們S的時候都閉不上眼,他們冤啊,我沈氏一門都冤啊!」
「朝堂權力更迭,我們已經盡量避開,從不去參與那些爭鬥,為了避嫌不成了攀附皇權的工具,爹娘還把我留在家裡招贅,誰知道還是沒躲過去。」
這是這麼久以來,我第一次看她哭。
我娘拍拍她的背,安慰道,「會有的,說不定就有呢,人總要向前看啊。」
沈姨大哭一場,哭到睡著了。
她平時風風火火,總愛跟我們說笑,張揚豔麗,但有時候真的像個孩子,睡著的時候就更像了。
娘在一邊守著,紅著眼,像哄小時候的我們一樣,在她背上輕輕拍著。
睡醒後,沈姨臉色比以前還好看,就好像痛哭一場的不是她一樣。
她還是送沈不言去了學堂,就在縣城。
大哥換了擺攤的地方,挪到學堂附近,每天去擺攤,可以送他去學堂,晚上再接他回來。
沈不言不愛說話,看了看我娘給他做的新衣服,我給做的新書包,朝著我們鞠了一躬。
「謝謝大娘,謝謝姐姐,不言會努力的。」
我摸摸他的頭。
這還是第一次聽他這麼大聲說話,這孩子,也比以前活潑了些。
13
第一年,村子裡種的牛膝、板藍根、半夏、黃芪等藥材,都長的很好,賣的也很好。
藥材全部採集好,晾曬幹。